小时候,我在饭桌上的习惯很不好,每次吃饭嘴巴像一个大漏斗似的,把饭米粒撒得到处都是。有时甚至剩下大半碗饭都没吃完,总是浪费很多食物。因此家人经常批评我浪费食物,每次吃完饭爷爷都要在桌上地上“清理战场”。
为此全家伤透脑筋,几乎每次吃饭都会听到奶奶说:“饭刮刮清楚。”“饭桌下都可以养活一只鸡了!”爸爸打趣道。“看看你,”爷爷说,“吃一半倒一半。”
天长日久,我还是没有改掉这个坏习惯,有一次吃饭时,妈妈给我看了一篇文章,文章讲述着生活在非洲的部分地区的人民,他们个个骨瘦如柴,皮包骨头。他们用泥土做成饼干,晒干后供大家充饥,明知吃了不能消化,但是因为太饿了,只能吃这个,久而久之,孩子们一个个变成了大肚子,体型非常奇怪,只见一个个都是竹竿似的四肢撑着圆滚滚的肚皮,还有一张图片上一个小男孩在垃圾堆里翻找可以食用的一切物品,全身叮满苍蝇,不远处秃鹰正在死死地盯着他,等待他倒下的那一刻。看着这几张图片,让我毛骨悚然。
我懂得了要爱惜粮食,粮食得来不易。从此我在家里吃饭不剩一粒米。在饭店吃饭能吃多少饭菜点多少。养成了不浪费一点一滴粮食的习惯。
相关作文:
我能去北京了、
我的一天、
我的梦想、
我的义卖品、
一年级找春天作文、
做橡皮泥、
生活中的小镜头作文200字、
冬天的雪花、
我和蔬菜交朋友、
愉快的语文课
标签:饭桌故事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