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晃县小记》读后感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读后感的作文大全 > 《晃县小记》读后感

《晃县小记》读后感

有一位不认识的朋友最近从湖南寄了几本书给我,其中有一本叫《晃县小记》,晃县,是新晃侗族自治县的简称,它是湖南最西、靠近贵州的一个县份,古代“夜郎”的属地。我翻着这本书,不忍择手,好像又回到夜郎古国去了。

1944年,我在湘西沅陵办一张《力报》,这张报原先在长沙出版,长沙大火后迁到了邵阳,但是不久却被国民党政府非法查封,我也因此被捕了。出狱以后,《力报》同人相互约定:如有复刊机会,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回来共同奋斗。因此沅陵《力报》一出版,我就不远千里赶回去了。只是沅陵《力报》内部不尽如人意,有几个朋友主张另外办一份《中国晨报》,而且推我作为《中国晨报》的副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晨报》放在什么地方出版,那时沅陵已经有五家日报,这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地方,恐怕不能增加报纸了,于是我想到了晃县,晃县是湖南最西边的一个县,更西就是贵州省的玉屏了。

1944年秋天,我就到晃县去找社址,说也巧,正是当地一个绅士为了“西南大旅社”的房产问题同当地县政府闹纠纷,我乘此机会,说通双方,把西南大旅社租了下来,解决了《中国晨报》社址的问题。1945年元旦,我的《中国晨报》在晃县出版了。对开四版,言论、要闻,一应俱全,在湘西的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当时晃县的县长雷梦炎先生,也认为是晃县的一大奇迹,亲自跑到《中国晨报》来祝贺。

《中国晨报》由蒋牧良编副刊,蒋是共产党员,他在报社内部发展了组织,成立了支部。他有许多文章与成都的一家进步报纸同时见报,湖南大学的学生,兰田师院的学生经常来找他,而报纸也经常登些内地报纸不敢登的稿件,因此报纸出版不久,国民党就说我们是“湘西的新华日报”。我也没想到,在这么一个荒辟的地方,竟然享受到了这么一点儿新闻自由,因此,几十年来,我对于晃县这个地方,一直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通读了《晃县小记》,发现这个书名原来是我1994年6月14日为《人民日报》写的一篇短文,现在新晃的朋友们却把他编成一本二十多万字的游记。《编后记》中说:“这是一本编给未来的书。”“但愿这本书能成为一张岁月的底片,由未来的人在心灵中慢慢冲洗。”

但是,《晃县小记》却使我重新回到了晃县,这个夜郎古国,其风光旖旎,人物朴实,实在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不敢自闭,谨向读者推荐。

相关作文: 参观上海航海博物馆为爸爸做生日蛋糕童年的风筝时间不等人贪玩惹的祸帮奶奶捶背我的书包作文100字平安夜狂欢拿到成绩单的那天我家门前的蒲公英

标签:小记读后感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能赞一辞  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