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没错,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行色匆匆来到了老家二都,为去世的公公、婆婆扫墓。
清明时节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打着伞,来到了公公、婆婆的坟前。跪在地上虔诚地为祖人磕了三个头,并把蜡烛和香插在了坟墓前,在坟头挂上彩纸,烧了冥钱,这时,我想:公公、婆婆在天堂一定生活得非常愉快吧!也希望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
我们继续往前走,美景映入我眼帘,树上抽出了点点新芽,小草绿油油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到处是油菜花的芳香,真是美不胜收。
不久,我们到了老公公、老婆婆他们的坟前,当时,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慈祥的面容,看到了他们期盼的目光。
扫墓结束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有许多感想:我一定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要好好学习,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
相关作文:
斑点狗、
我的摄影作品、
胆小的我、
我的妈妈、
玩橡皮泥、
马蜂窝、
关于植物园的作文、
一天早上、
小主持人培训班的收获、
夏天来了作文100字
标签:传统节日扫墓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