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老师发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之后,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有个好习惯”。
1988年,75位诺贝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老科学家:“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是在幼儿园。”
“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
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好习惯,也是文明的一种养成。同样,在攀登知识高峰的道路上,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无穷。
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固定的行为倾向等。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我们在学习中得心应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的道路上,总不可能会一帆风顺,由于知识的扩展以及深度的增加,所以,就更需要我们养成一个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起。如: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做了错事要说”对不起“;不撒谎,诚实守信;当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
只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你就是文明小使者!
相关作文:
警察捉小偷、
快乐的童年、
二季之美、
小兔、
愉快的夏日、
小事情见大品德、
第一次检查卫生、
小小香蕉学问大、
对不起陌生人、
我最喜爱的植物
标签:读后感文明美德成长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