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衣服上的纽扣掉了,我想钉上,可我不会。妈妈工作很忙,我想学习钉纽扣,恰好今天张老师教我们钉纽扣。
老师先拿了一根线,舔了一下线头用手捻线头,穿进针眼,把线拉得一样长,用手在线尾上绕了一圈,搓了一下,结就打好了。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一条线搓尖,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对着针眼穿线,可是线就像调皮的娃娃一样,和我捉迷藏。怎么也没有穿进。我很着急,可是越急越瞄不准,算了,请老师帮忙吧。但我想起“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又暗暗地对自己说:“我不能着急。”我又试了一次。这次终于穿进去了,我高兴地说:“耶,终于穿好了!”
接下来开始缝纽扣了,先把纽扣放在布上,用大拇指压住,再把针从下面穿上来,反复几次缝成了一个“一”字形的样子,然后在布的下面,把针压在那儿,用线在针上绕几圈,再把针拨出来,纽扣就钉好了。
望着歪歪扭扭的纽扣,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就放弃,因为在哪里跌倒了就应该在哪里爬起!
相关作文:
采风的乐趣、
打碎的玻璃、
疯狂的老鹰抓小鸡、
雷雨100字、
校园的一角、
第一次学弹钢琴、
餐桌上的谈话、
我最难忘的一个夜晚、
遵守交通安全珍爱生命、
国庆真快乐
标签:纽扣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敝鼓丧豚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