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书,回味着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这是一位傣族老人的自述,故事讲述了这位老人因为一次捕猎不慎掉入捕象陷阱,本应成为他的猎物的母鹿,却和他一起杀掉了同样掉入陷阱的云豹,饿了三天后,母鹿生下了一头小鹿,并用肢体语言把小鹿托付给了老人,然后用自己作为基石,让老人成功地抓住了三叶藤,带着小鹿爬出了捕象陷阱,自己却死了。老人回家后,就再也没有打猎,而是把小鹿抚养大,做了养鹿厂厂长。
也许大家觉得老人完全可以杀了鹿,凭吃鹿肉等人来救,可若不是母鹿帮助老人杀掉了云豹,也许老人已经成了云豹的美餐了,所以老人宁可饿死也不做忘恩负义的小人。
这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九色鹿》,同样在灾难中鹿救了自己,调达却见利忘义,向国王泄露了九色鹿的住处,当九色鹿把一切告诉国王时,国王恍然大悟,重重地惩罚了调达,并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调达因见利忘义,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乐于助人的九色鹿则从此再也没有受到伤害。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我们不能忘恩负义,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相关作文:
牧羊犬、
春天真好、
冬天的礼物、
动手做实验、
我的那老师、
最难忘的一句话、
面对自己的错误、
红领巾200字、
一个梦、
做橡皮泥
标签:捕象陷阱读书笔记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