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师必阙”是《孙子兵法》的重要内容,是说包围大股的敌人要留有缺口,敌人看到希望就无心恋战,慌乱地顺着缺口逃跑后,就会被路上的伏兵轻而易举地消灭掉。如果四面包围,不留缺口,敌人必然成为穷寇,狗急了还要跳墙,何况军队乎?陷入“死地”就要殊死奋战,其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公元206年,曹操把袁绍的残部包围在壶关,四面围攻,久攻不下。曹操生气地下令:“等攻下城来,把城里的人全部活埋掉。”这话传到城里,城中军民更加拼死作战,数月攻不下。曹仁建议,围城不能围得太死,一定要留出一条活路。壶关城池坚固,城内粮多,攻则多伤亡,不攻则长期暴师于外,消耗太大……曹操依其计,让固守之敌逃出城外,脱离良好的城防工事,然后伏精兵于路上歼灭之。
“围师必阙”是防止敌人成为拼死的穷寇,反过来,要想使自己的军队英勇善战,就得将其推入绝境,以使其拼死一战。
相关作文:
画石膏画、
学转呼啦圈、
爱劳动的好学生、
丑小鸭和我、
我的学习桌、
吃开心果、
快乐的六一节作文、
吃火锅、
模型、
小雪花
标签:哲理故事敌人缺口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