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就有着这样一些人。他们鼓动唇舌,就能为百姓赢得宝贵的和平;他们据理力争,就能使即将点燃的战火灰飞烟灭;他们直言不讳,就能使自己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这样的人,古代称为“使”,现在叫做“外交官”,但因为他们的论才,人们也记住了他们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英雄。 唐雎,你的论才,让我记住了你。秦国,兵戈如林,猛将如云,巧取豪夺,兼并韩魏,秦王更是不可一世。安陵不过一小隅,你不过一布衣,竟有如此胆识,敢与秦王叫板。而你有的也绝不仅仅是胆识:“否,非若是也”,轻轻一语,以静制动,让秦王知道并非所有人都会屈服于他的强权之下,紧接着,你发动了攻势,反客为主,连举三例,“与臣将四矣”,让秦王明白了“布衣之怒”的可怕,使其“色挠”“长跪”,终保安陵不受侵略,真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秦王拉下马”啊! 小平,你的论才,让我记住了你。邓小平这个名字,之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熠熠生辉,不仅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决策,更是因为在外交桌上的应对自如。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想借她花旗国初胜阿根廷的军威,继续霸占我国的香港,这点小心思岂能逃过你的法眼?深谋远略的你,一开始就看破了她。于是,你义正辞严,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维护了我国的尊严,接下来你用唇枪舌剑,把撒切尔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撒切尔撕破脸皮威胁你,你更是毫无惧色,使谈判结果一锤定音,香港归属尘埃落定,昔日“铁娘子”在北京栽了跟头,沦为天下笑柄。 不只是古之唐雎,今之小平,透过青史我们还能看到许多以舌战代替兵战,论才横溢的英雄。看,秦峣关上,郦食其晓以利害,攻垮了强秦的最后一道防线;看,记者席前,周总理不卑不亢,维护了我炎黄子孙的尊严……你们的论才,让我记住了你们! 在中华的热土上,从来就少不了兵戈;在华夏的版图上,从来就少不了分裂;在五千年的青史中,“破”“下”“攻”“伐”这样的字眼表面辉煌,可谁知那是用鲜血写成的!幸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用任何武器,他们不费一兵一卒,他们以他们的论才为利刃,刺入敌人的胸膛,拯救着无辜的生命。英雄,你的论才,让我记住了你,更让世界永远地记住了你!
相关作文:
到农村过年、
战胜黑暗、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亲子运动会、
荷花作文100字、
白色的礼物、
写雷雨、
制作南瓜灯、
家庭会议、
收获的一天
标签:论才记住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香疏影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罢黜百家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