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我就很喜欢回到爷爷奶奶家里,因为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可以去河边钓鱼,可以去田里钓蟛蜞,还可以去果园捉知了,我最喜欢的是捉知了。“知了”会飞,很难捉到,可是我有办法。我让爸爸帮我在竹竿上用纱布做个网罩,在网罩的周围粘上被我咬过的口香糖,这就是我捕捉知了的办法。我拿着竹竿去到果园里,向知了悄悄地靠近,扣住了,动动树干,它受到惊吓一飞,就自然飞到网子里面粘住了。
我捉了很多“知了”,可是我发现,有的知了会叫,有的知了不会叫。这是怎么回呢?经过反复观察,我终于找到答案了。会叫的知了在肚子上有两半圆的“大鼓”。不会叫的“知了”没有这两面“大鼓”。但是知了没有嘴,他们是怎样发音的呢?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雄知了的两面“大鼓”就是它的发音器,雌知了的发音器构造不完整,不能发声,所以它们是“哑知了”。
通过观察知了,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相关作文:
白痴的一天、
我的爷爷、
我收到了礼物、
描写牵牛花、
吃马奶葡萄、
进步和退步、
使用零花钱、
爱哭鼻子的中队长、
运白菜、
丢沙包
标签:小学生记事捉知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