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卡迈勒结识阿贝德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一千零一夜的作文大全 > 卡迈勒结识阿贝德

卡迈勒结识阿贝德

卡迈勒在城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他到澡堂里洗了澡,换上新衣服,立即变得犹如一轮明月般地灿烂夺目.他又卖掉四颗宝石,得到四千个金币.他买了几套质地上乘.十分华丽的衣服,穿戴起来.他经过一家理发店,便进去理发,与理发师傅攀谈起来.他问道:

"老师傅,我是从外地来的,对这城里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了解.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昨天我进城的时候,看到全城各个店铺门窗大开,却无人看守.后来有一群姑娘簇拥着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漂亮女孩匆匆而过.后来城里人才从各个角落里露出头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理发匠停下手中的活,忙问:"嘘,小声点儿,你没跟其他人谈到此事吧?"

卡迈勒摇摇头,表示没谈过.

理发匠小声说:"孩子,你初来乍到,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别在其他人面前提起这件事.你知道人们就喜欢传话,什么事一出口,就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很可能就变成以讹传讹,成为谣言,而且祸从口出,你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也许就酿成杀身之祸呢!我告诉你,巴士拉城中的居民,遭到大灾大难了!从来也没有人见过你所说的那种情景,其他地方的人也无从知晓呢.每到礼拜五,人们就在天一亮把自家的门窗关锁好,把猫狗也都拴禁起来,然后他们都到清真寺里去躲避,所有的人都不得躲在屋子里,更不能在暗处偷看.人们只知道这里有这个规矩,但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看来你对这情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想彻底弄明白此事,那你明天再来,今晚我向我老婆打听一下.她是一个接生婆,曾经为一些官吏人家接过生,她经常出入达官贵人家中,因而见多识广.无事不晓,对城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我今晚问她,明天你就可以知道了."

卡迈勒听了理发师的话,心中特别高兴,随手抓出一把金币给他,对他说道:

"大师傅,这点小意思是我孝敬伯母的,我就把她当作亲生母亲了."说完,他又掏出一把金币塞到理发匠手中,对他说:"这是给你老人家的,此事就拜托你们二老了."

理发匠见钱眼开,立刻喜眉笑眼地说:"那你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把真情实况告诉你."

说完,理发匠便匆匆离去.他回到家中,把自己与卡迈勒交往的情况告诉他妻子,对她说:

"这个小伙子是个大商人的公子,为人十分慷慨大方.他很想知道每个礼拜五午前禁止居民和猫狗出入的原因,希望你能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他绝不会亏待我们的."

他妻子见到那么多金币,心里真高兴,便说:

"你快去叫他到咱们家里来,我会让他心满意足.知道一切的."

理发匠听妻子如此说,便又急忙急促地跑到理发铺里,对坐在那里等着他的卡迈勒说:

"好孩子,我跟我妻子说了,她说让你到我们家里去,她会把一切都告诉你的!"

卡迈勒很高兴地跟着理发匠来到他家中,见到他妻子.接生婆亲热地接待了他,请他坐下,他又掏出一千个金币给她,对她说:

"就请伯母直言,那个小姑娘究竟是什么人?"

于是接生婆就说开了:"孩子,事情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印度国王将一颗宝石送给巴士拉国王.国王很喜欢这颗宝石,他想给这颗宝石钻个孔,又不使它破裂,便把许多珠宝商人召进宫里来,对他们说道:'我这儿有一颗名贵的宝石,我想让你们在这颗宝石上钻个孔.谁要是完满地做好这件事,无论他提出要什么,我都会答应他.但是谁要是把它给弄裂了,那我要处死他!,

相关作文: 春天来了一年级作文快乐的童年我的学校我的家我委屈的事校园里美好的童年生活迟到的运动会怎样自觉养成好习惯打鼓我的心愿作文300字我不想当班长

标签:卡迈勒结识阿贝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傲睨一世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 安生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