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爱国

爱国

我出生现在鱼米之乡——江苏省。这里风景宜人,社会生活较为安定,人民生活富饶。我为这样幸福的生活而自豪,然而,这种生活并不是轻易得来的。当日寇在中国国土上肆意妄为、胡作非为时,是他们挺身而出,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换来了我们现今的和平生活。
  “打鬼子并不像一些电视剧里演的那么轻松,是很残酷的,牺牲也很大。我不仅丢掉了一条右手臂,现在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太仓最后一位抗战老兵沈天培在医院病床上讲起自己的抗战岁月依然豪情满怀。一九四五年的九月九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六十九年后,记者走近身边的九旬抗战老兵沈天培,听他讲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十八岁时,我就参加‘江抗’,跟着队伍在太仓以及常熟、上海等地打鬼子了。当时,条件很困难,更可能随时丢掉性命,但我并不怎么害怕……”家住浮桥镇时思社区的沈天培老人是太仓最后一位在世的抗战老兵。虽已九十二岁高龄,但年迈多病的他在病床上说起打鬼子的事情,依然双目放光,精神矍铄。
  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不久,紧邻上海的太仓也来了不少鬼子。据沈天培老人回忆,当年自己十七岁,在璜泾一家药铺当学徒。鬼子们非常霸道,责令街上的行人见到日本人要鞠躬行礼,不然就要挨打,有时甚至直接抓人。一天,一个小鬼子来到药店,由于没有鞠躬行礼,沈天培当场被打了两个耳光,盛怒之下,他举起凳子就想砸向鬼子,幸得旁边人及时相劝,才避免事态扩大。从此,沈天培对鬼子的野蛮暴行更加痛恨。“那时我们药店住了一个叫王云生的人,是个地下党员,他常跟我讲抗战故事,使我懂得了很多抗战的道理。”沈天培说,从那时候起,自己坚定了信念:跟着共产党,打跑日本侵略者!
  就这样,在党的指引下,十八岁那年,沈天培踏上了寻找革命队伍的征程。最终,他找到了江南抗日义勇军二支队,也就是江抗新四军二支队,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怀着对日寇的仇恨,他顽强战斗,英勇杀敌,参加了常熟、太仓、上海等多地的对日战斗,与鬼子面对面地冲杀。“打鬼子并不像一些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轻松,是很残酷的,牺牲也很大。我不仅丢掉了一条右手臂,现在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说起抗战给自己留下的伤,老人说,有一次因为要召开北上抗日会议,他受命带了二十多人在出入要道口执行警戒任务,正当会议进行到紧要关头时,几个小鬼子闯了进来,在激战中,他的右手手腕和臀部分别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他仍不顾伤痛,带领战友勇猛反击,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后来他在昏迷中,被老乡们救起并秘密养伤。
  由于失血过多和长时间耽搁,手掌已坏死,危及生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的右手以及手臂先后被生生锯掉,从此便留下终身残疾。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放弃战斗,一直坚持和战友们一起,抗击日本鬼子,直到抗战胜利。当看到沈天培老战士右手以及手臂被生生锯掉的事例时,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终生残疾——那又是多么大的打击!
  通过了解抗日故事与抗日英雄的事迹,对祖国的热爱、对抗日老战士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于我的心中。我明白了、也是所有中国人须明白的——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心怀感激,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丽世界,努力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贡献!

相关作文: 可爱的泥鳅我的老师登北高峰看电影的观后感我爱看《动物世界》介绍我的学校100字水彩笔小草对不起我有一个新书包淋雨的感觉

标签:爱国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