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写景的作文大全 >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每当我背起这首诗,就会想到皎洁的明月。今年的中秋夜,我就欣赏到了皓月当空、月朗星稀的美景。

晚饭过后,我和爸爸妈妈在西太湖边散步,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东方慢慢地升起,一开始,它像披着一层淡黄色的轻纱,又透着一些红光,渐渐地,它越升越高,越来越亮,那皎洁的月光吸引着我,久久不能移开。

月亮的光芒不像太阳一样耀眼,也不像星星一样昏暗,看着它,让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张开双臂,自己竟成了月中仙娥。离它不远处,飘浮着丝丝云彩,就像孩子一样依偎在月亮妈妈身旁,星星眨巴着眼睛,静静地陪伴着它们。月中桂花树下抱着玉兔的嫦娥也仿佛在遥望着亲人。

地上的生物也随着月亮的变化而改变,绿色的树叶被月光一照,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一阵微风吹来,一片片枝叶飘飘悠悠,宛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我们走到池塘边,看着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像调皮的精灵和我们嬉戏,只见它在水面上扭来扭去,引得我向水里扔下了一块小石子,顿时水面泛起了一道道银色的涟漪,“哎”,月亮躲起来了,我惊讶地看着水面,不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甜美的笑脸,好像在说:“我在这儿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想,当年苏东坡写这首《水调歌头》的时候,那明月也是和现在一样的美吧。

中秋的月亮格外美丽动人,它那温和的光芒,照亮了辽阔的大地,照亮了人们纯洁的心灵。

相关作文: 到农村过年我的洛克王国丰富多彩的美术课春天在哪里作文300字热闹的公园我帮妈妈剥蚕豆看奥运会踏春去去图书馆借书雷锋精神代代传

标签:赏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 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不露锋芒  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