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写景的作文大全 >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500字 中秋赏月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每当我背起这首诗,就会想到皎洁的明月。今年的中秋夜,我就欣赏到了皓月当空、月朗星稀的美景。

晚饭过后,我和爸爸妈妈在西太湖边散步,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东方慢慢地升起,一开始,它像披着一层淡黄色的轻纱,又透着一些红光,渐渐地,它越升越高,越来越亮,那皎洁的月光吸引着我,久久不能移开。

月亮的光芒不像太阳一样耀眼,也不像星星一样昏暗,看着它,让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张开双臂,自己竟成了月中仙娥。离它不远处,飘浮着丝丝云彩,就像孩子一样依偎在月亮妈妈身旁,星星眨巴着眼睛,静静地陪伴着它们。月中桂花树下抱着玉兔的嫦娥也仿佛在遥望着亲人。

地上的生物也随着月亮的变化而改变,绿色的树叶被月光一照,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一阵微风吹来,一片片枝叶飘飘悠悠,宛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我们走到池塘边,看着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像调皮的精灵和我们嬉戏,只见它在水面上扭来扭去,引得我向水里扔下了一块小石子,顿时水面泛起了一道道银色的涟漪,“哎”,月亮躲起来了,我惊讶地看着水面,不一会儿,月亮又露出了甜美的笑脸,好像在说:“我在这儿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想,当年苏东坡写这首《水调歌头》的时候,那明月也是和现在一样的美吧。

中秋的月亮格外美丽动人,它那温和的光芒,照亮了辽阔的大地,照亮了人们纯洁的心灵。

相关作文: 可爱的蚕宝宝处处留心皆学问拿牛奶我家阳台上的菊花新年的愿望200字星期天去买菜快乐的愿望节放学的路上春姑娘来到我家一堂有趣的科技课

标签:赏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安故重迁  指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驹空谷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 不足为据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 百年之约  即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