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爱国哲理名句_9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名言警句的作文大全 > 爱国哲理名句_900字

爱国哲理名句_900字

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班固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 陆游
9.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0.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宋·陆游
11.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宋·陆游
12.一寸赤心惟报国。——宋·陆游《江北庄取米》
1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乃翁。——宋·陆游《示儿》
1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1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0.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2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22.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清)
23.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送许郢州序》
24.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7.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3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过 (汉)
31.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32.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相关作文: 我学会了用计算机喝中药我学会了切菜美丽的湘乡春天里的欢乐看我变废为宝可爱的豆芽参观上海航海博物馆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妈妈的脸真美丽

标签:爱国哲理名句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胜数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步线行针  比喻周密布置。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