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一二九运动事件经过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时事论据的作文大全 > 一二九运动事件经过

一二九运动事件经过

1935年12月9日上午10时,北平各大中学学生3000余人齐集新华门前请愿。随后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运动”,反对日本侵略华北。

游行队伍在西单和东长安街与军警发生冲突,学生受伤颇多,被捕者数十人。

12月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实行总罢课。杭州浙江大学学生会决议,响应北平学生运动,并通电全国。

1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指派“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7人,指定宋哲元为委员长。宋哲元派军警分驻各大学校门,严禁学生出校游行示威。

12月12日上海、南京、武汉和广州等地大、中学校学生声援北平学生。

12月13日北平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发表《告同学书》,称:被捕学生已完全释放,请愿及罢课的目的已经达到,望同学们即日恢复学业。

12月14日北平市长秦德纯邀各校学生代表举行茶话会,力劝学生即日复课,“勿作轨外行动”,“顾及华北现在环境,勿因言语引起对外纠纷”。

上海各大学学生救国会成立,通电声援北平学生运动。

12月15日北平市政府与各大学当局宣布,自16日起学生一律上课,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12月16日北平44所大中学校学生1万余人,再次举行游行示威。游行队伍遭军警镇压,被捕者二三十人,受伤400余人。

学生游行队伍集合在天桥、正阳门召开市民大会,市民2万余人参加。

北平罢工、罢市、罢课。

原定本日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12月17日宋哲元发表《告北平学生书》,称“有共党煽动利用学生爱国运动”,如仍有“轨外行动”,决予“适当制止”。

1936年1月京、津等地学生组织南下宣传团,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抗日。

3月31日为北平第17中学学生郭清死于狱中,北平举行抬棺示威游行。

5月28日北平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号是:“拥护29军抗日”、“发扬29军抗日传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

5月30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29军军长宋哲元发表谈话,表示“若日本仍然增兵华北,余将与29军将士实行抗日”。

6月13日北平学生举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继续向华北增兵。沿途军警对游行队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相关作文: 怎样做面包派可爱的小娃娃勇敢的小贝中国少年有雾看小猫吃鱼一次语文考试一只小乌龟神奇豆豆长苗记让我开心的事

标签:运动事件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了了之  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