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这次考试好比是一首交响曲,总结了同学们考前、考中、考后的情况。
考前七上八下曲
一听说要期中考试,同学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有的围在一起讨论着试卷里是否难;有的盘腿坐在椅子上,双手合并,掌心相对,嘴里念叨着:“老天保佑,老天保佑,保佑我能考95分以上······”
考中头晕眼花曲
试卷发下来以后,同学们纷纷拿起笔“沙沙”地写起来。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交头接耳。我看到一连串的数字和英文,好像在学天文似的,看得我头晕眼花。一次考试下来,可以用一词来形容,那就是“头晕眼花”。
考后七嘴八舌曲
考试考完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你那题的答案是什么?”“B!”“我也是耶!”另一个与众不同的说“我是C!”答案相同的两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而与众不同的另一个人却垂头丧气的······
每当考试时,这三部曲都会在耳边响起。
相关作文:
捐钱、
奥比岛、
家园、
秋天的风、
我爱看《动物世界》、
关于做灯笼的作文、
妈妈的烦恼、
做蛋糕、
第一次放鞭炮、
星期天去买菜
标签:考试交响曲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