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风筝
星期五放学后,我们智慧钥匙假日小队开展了一次活动,内容是金宇珏爷爷教我们做风筝。
爷爷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风筝必须包括骨架、蒙面、提线、放飞线,接着发给我们每人一长一短两根小木棒,爷爷告诉我们要把短的木棒交叉在长木棒的三分之一处,然后扎牢。做好了骨架,开始为风筝的蒙面添上五彩的颜色了,我画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手上拿着四个气球,上面写着“放心梦想。”最关键的一步到了,要将骨架粘贴到刚刚画好的风筝蒙面上,我小心翼翼地把双面胶粘满骨架,然后贴到蒙面上。想让风筝飞起来,当然要用线扎啦,我在骨架旁边戳了两个小洞,穿上细线用双面胶粘在一起,最后连上专门的放飞线,可以牵引风筝飞得更高,这样一个完整的风筝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拿着自己做好的风筝拍了一张集体照,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们也要像风筝那样,为了梦想越飞越高。
相关作文:
中 秋 赏 月、
丰收的季节、
令我伤心的一天、
爱哭鼻子的我、
课外活动、
最爱的动画片、
我参加了书法比赛、
家乡的泡泡塘、
夏天的荷塘、
我受委屈的一件事
标签:风筝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