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
注释:义:正义的事情。反顾:回头看。在道义上只许勇往直前,绝对不能犹豫退缩。
故事: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汉武帝很赏识他,让他在身边做官。
当时,汉武帝派唐蒙负责修治西南蜀道。由于唐蒙征集民工过多,又杀了当地人的首领,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暴乱。汉武帝命司马相如写一篇文告责备唐蒙,并向巴蜀百姓讲明修路的原因。司马相如在文告中讲明了征集民工和士兵修路的必要性,也说明了惊扰当地人民,杀掉首领、长老并不是皇帝的意思,望当地百姓谅解。他希望巴蜀人民了解国家法令制度,不要自行逃亡或互相残杀。他还指出:士兵战斗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镝,勇敢地冲上前去,而不能回头向后逃跑,人人应怀对敌愤慨之心,打起仗来就像报私仇一样……
司马相如的文章写得非常有说服力,后来修路的工程顺利地完成了。
造句: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关作文:
夸夸我的老师、
可爱的小鸡、
我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学习带给我的快乐、
收获的一天、
吃喜酒、
露一手、
新房子、
热闹的街道、
公园里的花真美
标签: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义无反顾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