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书,增一智。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言必信,行必果。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1、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1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4、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3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相关作文:
					
					洗衣服、
春天真美、
多彩的春天、
关心200字、
快乐的一天100字、
一堂难忘的音乐课、
记演讲比赛、
我想要的房间、
象山之旅、
上英语兴趣班					
					 标签:学习态度名言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