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比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在这些当中我最喜欢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记得端午节那一天,妈妈买了一大袋粽子,有豆沙馅的,有牛肉馅的,还有蛋黄馅的······我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笑着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妈妈告诉我,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当时,秦国入侵楚国,屈原悲愤之下跳江自杀了。人们为了让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吃掉,就包好粽子丢进水里让鱼吃粽子,鱼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妈妈说:“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习俗。”屈原跳江的时候,人们为了救他,就争先恐后地划龙舟,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地到处搜救屈原。后来,有些地方过端午节就用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我喜欢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相关作文:
妈妈教我学电脑、
我想对林则徐说、
工人节、
我的老师、
我和全家看电视、
我的彩石小蜗牛、
一次有意思的比赛、
美丽的夏天100字、
令我开心的一件事、
养金鱼
标签:传统文化说明文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