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虽已过去好久了,却使我难忘,他那瘦小的身影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去同学家玩。
半路上,我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大堆人挤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人墙”。他们在看什么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使劲的钻进人缝中,好不容易挤到了最前面。一看,原来只是个小孩子在作画。真没劲,正当我想离开时,突然发现这个孩子的左手是残疾的。于是,我又回头仔细打量起他的作的画来。只见他画得惟妙惟肖,色彩艳丽,令围观的人惊赞不已。
只听一位叔叔不住的夸奖:“这孩子真不错,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好的画技,还是个残疾人,真像折了翅膀的鹰又飞起来了。”一位大嫂接过话茬:“就是,我家孩子比他大,还没他画的好呢。”一位老大爷拍着孩子的肩膀说:“小朋友,努力地画,大爷支持你!”人们都纷纷向他捐钱。人们关心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使孩子舒心地笑了。我也不甘落后,马上掏出所带的2元钱,买了一幅画……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以后我要发明一种万能生长剂,让普天下所有的残疾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我们一起在明媚的阳光下唱歌,跳舞……
相关作文:
初夏的味道、
工人节、
有趣的数学题、
看晚会、
美味的晚餐、
校园之情、
我的课余生活看书、
心爱的玩具、
给大家推介一本书、
热闹的街道
标签:画家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经传 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