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放鞭炮
过年的一天,我在爷爷奶奶家闲着无聊,见桌子上安安静静地“躺”着一盒鞭炮,就随手把它拿了下来,又点燃了一支香,走到门口去玩。
我手里拿着鞭炮,坐在门槛上,不知怎么放。小叔叔见了,走过来,和颜悦色地说:“让我来教你放鞭炮吧!”说着,从盒子里拿出一根鞭炮,又拿出二个塑料杯,一个放在地上,一个扔在旁边。接着拿起香,把香头和鞭炮头接触在一起。火苗出来时,又迅速把鞭炮扔进放在地上的杯子里,再捡起扔在地上的杯子,把那个杯子盖住。“轰”的一声,鞭炮炸开了,两个杯子也破了。我聚精会神地看,觉得很新鲜,心想:小叔叔教得这么认真,我一定要好好学,不让他的心血白费。
于是,我也学着小叔叔的样子,放起鞭炮来。可是,不管我怎样学,就是没小叔叔放的好。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我又接着练,练得越来越好了。
通过这次,我不仅学会了放鞭炮,还知道了再难的事,只要不断地练习,就可以成功,真开心呀!
					相关作文:
					
					祝老师节日快乐、
学打羽毛球200字、
我和书的故事400字、
春天里的欢乐、
累坏我了、
第一次放烟花、
羡幕、
玫瑰和大树、
捐款仪式、
我想当个好班长					
					 标签:学会放鞭炮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