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酣畅淋漓的激战
“丁零零”,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耶!”我们班的小记者们欢呼起来,纷纷跑向操场。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今天,我们四年级的小记者要去激战营玩,难怪大家欣喜若狂呢!
很快,公交车载着同学们来到了位于东山的激战营。一位穿着迷彩服的教官把我们带到营地,向我们介绍了各种装备后,让我们分成蓝红两队,我属于蓝队。刚进入营地,我们一个个担心吊胆,躲在一些“堡垒”里面。渐渐地,我们变得勇敢一点了,和队友一起潜入敌营,进行突袭,打中了很多人,当然,自己也没少“挂彩”。到后来,我时而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对着里面一阵扫射;时而躲在“堡垒”里以逸待劳,精准伏击入侵的人;时而东奔西跑,身手敏捷地躲避攻击;时而蹑手蹑脚地走进敌人的空营,准备发起突然袭击。此时此刻,我真的感觉到自己就是一名驰骋沙场的勇士,所向披靡,信心倍增。
战斗结束了,工作人员宣布了比赛结果:蓝队只使用复活50次,红队使用51次,蓝队获得5分。旗开得胜了,我和队友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接着,我们又玩了“摸砖过河”等几个游戏。最后,蓝红两队比分扩大到了13:10,我们赢啦!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分发了一罐可乐作为奖品,大家的心里顿时美滋滋的。
这次激战营体验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能和反应能力,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大伙儿都玩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离开的时候,我三步一回头,盼望着下次能再来玩。
相关作文:
快乐的元旦、
开学的第一天、
看大海、
周老师来上课、
救小鸟、
我的铅笔盒作文100字、
奇特的仙人指、
春光、
家乡的茶山竹海、
三八节的礼物
标签:酣畅淋漓激战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理喻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 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