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妈妈带我去北京旅游,到天安门看升国旗是我很早就盼望的一件事情,国庆节的早上四点我们就起床打车去天安门。因人太多我们只好在前门下车,随着人流走到了天安门广场,此时,广场已成了人的海洋,平日宽阔的长安大街也站满了游人。有警察叔叔在维持秩序。他告诉我们今天六点十分开始升旗,我们只好站在那里奈心的等待。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人群中有声音喊着:“快看,出来了。”随着喊声人们的目光都转向天安门城楼,只见国旗班的战士迈着正步走出城楼走上了金水桥。后面的仪伏队奏着嘹亮的国歌,他们缓缓地向广场走去,跨过宽阔的长安大街。来到旗杆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我们都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忽然,一群和平鸽从城楼飞出来在天安门上空自由飞翔,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人们又一次发出欢呼的声音。随着国旗的升起,人们开始慢慢离开,但升国旗的情景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相关作文:
明天是我生日、
斗地主、
助人为乐真高兴、
请不要摘花、
家庭会议、
放学的路上、
给小狗拍照、
我最喜欢的花、
乡下的竹林、
写给蚊子的一封信
标签:天安门升国旗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