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论邪

论邪

若问世人道是什么,估计有很多人都有很多答案,若是问什么魔,想必给出答案的人更加繁多,但若是论邪,此生,少有知己。

邪或许不同于魔,不同于世人眼间的魔,不会总是被冠以魔头,妖魔之类的词语,因为它已经冷僻到没有人去评论。有的时候,这样便就叫做邪。因不同而邪,别人都是要尽力展现自己的光辉,唯独邪独自在一旁孤芳自赏,只为不同。

但若真的做到了从头到尾都与众人不同,这样邪,我却看不到它的身影,至少在我的认知里,少有。至于到底有还是没有,谁也说不清。但它终究是邪,不因为你认为的有或没有而随之改变,有的时候,你看不到的东西,却不能说它并不存在。这是一种固执,也是因为固执而邪。

邪来邪去,它终究是一个字,一个被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中国字,也许在若干年后,邪将是道或是魔的意思,但邪终究是邪,它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固执的,世人能做的不过是一直一直在它的周围画圈,若是跳出了这一个圈,便就是离邪更近了一步,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总喜欢比喻,打比方的道理,但是若是比喻的多了,跳的多了,才会发现,自己只会看到与它相似的东西,而自己所要论述的东西的本身,却仿佛平添了一层神秘的薄纱,让你看不透彻。让你永远与真相错过。直到自己在自己所画的圈内,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追寻的东西到底存不存在。从而迷茫在了真与假的世界中。或许,是因为真假而邪。

且不去论述那虚无缥缈的真假,真真假假,世人本就难以说清道明,又何必去探个明白。只想在自己说知道的范围内去探寻自己并不明白的东西。然而却就是有某些东西,你似乎明白却又是不明白。若是勉强说明白了,但在自己看来又算是哪门子的明白。不明其因,不知其果,甚至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有那种掌握明白的感觉,就是明白了。也许,是因为不明不白而邪

明不明白,不在于我,也不在于你想要明白的东西,而在于自身,毕竟有时若是碰到了人类并没有给它下定义的东西,那么自己就算明白了,也不知道什么境界才算是明白,其实明白并不难,只要相信,哪怕是相信了1 1=3,那么我也算是明白了。尽管明白的与世人不同,但在自己看来,也已经算是明白。也许,是因为相信而邪。

有的时候,这也算是邪,只要我相信,世间万物都是邪,因为我知道,世间的万物都不是不同的,都是固执,都是亦真亦假,不明不白的。你可以格物穷理,我自能格物问邪。邪只是一个字,也只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气质。内在的,也能在外面找到。若是真要给邪下个定义,那么邪便就是邪,因邪而邪,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邪若是能邪出来,也就不是邪了。

我的认知里,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至少语文老师是这么教的,但我却真的替邪不公,凭什么有人求道,问佛,而身处同一境界的邪却是被人唾骂,但邪若真的去在意了,那么他反而不叫邪了,相信,只要事事换一个角度,那么每件事都可以称之为邪。邪,也不再是邪。

相关作文: 我想......小狗的故事我家小狗周老师来上课去银行存钱助人为乐真高兴我的理想作文100字校园之情快乐的愿望节快乐的大课间活动

标签: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