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有志,事竟成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高二作文的作文大全 > 有志,事竟成

有志,事竟成

     中国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拼搏向前。然而真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理、名言警句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而存在的。那么,是不是“有志”就一定能“事成”呢?

     自古以来,阐述“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不胜枚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终于灭吴复国成为一方霸主;诸葛孔明通晓时世将才引来刘备三顾茅庐终成一代名相。这些名人事迹无不教育我们:立志方能有所作为。

     有了志向,努力才不会盲目;有了志向,前进就有了动力。

     古今中外多少有才能的人,就因为志向不明,最终只能碌碌无为,遗憾终生。在空中飞翔是许多人的梦想,但为何只有莱特兄弟成功?探寻生命的起源是许多人努力的目标,但为何只有达尔文写出《物种起源》?成败得失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志!

     然而,“立志就能成功”这句话不是绝对成立的。

     王安石的游记名篇《游褒禅山记》中有段文字:“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肯定了有志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事物的外因与内因同时作用并影响事物的发展。

     徜若越国父老没有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吴王精明强干没有沉迷美色耽误朝政,勾践能一举得胜吗?徜若汉朝统治天下太平没有割据混战,刘备恃才傲物没有仁德兼备礼贤下士,诸葛亮能闻达于诸侯吗?

     由此可见,“有志”是“事成”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相关作文: 摘草莓燕子孵蛋感恩父母假日小队活动家乡的元宵节怎样自觉养成好习惯雨雪中漫步甜爱路都是鞋子惹的祸在鸡蛋上画画爸爸请您别抽烟了

标签:有志事竟成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伸眉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结愁肠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 百无是处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