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香甜可口的月饼,还要团圆赏月。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吃完了团圆饭,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赏月。我看见了一轮皎洁的圆月,像一个大玉盘一样镶嵌在深蓝的夜空中,向大地洒下了一片银光。
过了一会儿,月影照在了我们家的镜子上。我和妹妹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镜中的月亮是个尘影变的,会一口气儿吹跑了呢。
月光洒在院子里,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这般儿亮的。一轮圆月倒映在院子里的小水池中,啊!整个水池像一块明镜,像一块无瑕的玉,又像是给水池盖了一层霜。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是那样清晰,那样完美无缺,以至于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天上的月亮真掉进了河里。怪不得自古就有[猴子捞月]的故事哩!
月光洒在了花园里,小花更美了;月光洒在了小路上,小路就像用银子铺的一样;月光洒在了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开心地笑了。
这个中秋之夜多美好啊!眼前的一切令我沉醉。
相关作文:
我的梦想、
除夕的夜晚、
今天我当家长、
爸爸的品质、
时间计时器、
童话表演、
小小香蕉学问大、
看望生病的姑妈、
愉快的语文课、
买书的作文
标签:美好传统节日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黯然失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