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教室里的故事_团结就是力量作文1200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高二作文的作文大全 > 教室里的故事_团结就是力量作文1200字

教室里的故事_团结就是力量作文1200字

班级,不管人数多少,都是一个集体。这样的集体,需要团结友爱,需要互帮互助,这样才会和谐,才会更加地适合于学习。

教室,本应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可是在这样的一个学习氛围里,却常常发生许多不尽人意的事,不得不引起人的深思。

今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的日子。可是这活动还没有开始,个别同学已是“热情似火”了。数学课上,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学习着。忽然,一声呐喊打破了教室的平静。我扭头一看,薛世杰那硕大的身影顿时闪入了我的视野。他哭丧着脸,一张脸因为愤怒而极度变形。他考虑片刻后,径直奔向了郑家鑫的座位。大家一时间被弄得莫名其妙。可就是在这一转瞬间,薛世杰顺手拉起郑家鑫的书包,直冲教室外,有几个人唯恐天下不乱,争着出主意,甚至抛出了把书包扔下楼的“好主意”。听了他们的话,薛世杰仿佛有所醒悟,伸出手就将书包抛向了窗外,只见书包在空中画出一道靓丽的曲线,成功着落。一旁的郑家鑫自知理亏,赶紧跑下去想拣书包,但还没走出教室便受到了薛世杰的迎面袭击,幸好被旁边的数学老师及时拉住了。薛世杰报仇未成,便乱舞起拳头,数学老师身上很快就受了几计重击,全班同学顿时乱成了一片......

这件事情正如我开头所说,它不仅是同学之间团结与否的体现,更是班级风貌的一种表露。这仅仅是狭义而谈,如果扩大一点,这一现象,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修养,甚至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设想一下,假如他们打架时,一位外宾恰好经过,他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看法?

一个班级说起来人也不算多,但是,它却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假如这个团队里的同学们不团结友爱,必然会产生许多本可以避免的事端,事端的增多又会进一步破坏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进而影响到班级的声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持续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妈妈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乡下,住着几兄弟,他们虽住一家,却形同陌路,每天见时连声招呼也不打。他们的父亲很是着急,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们分守几片瓜田,他们依旧如此。这一怪异行动很快招惹来了无数偷瓜贼,西瓜被偷得所剩无几。父亲很生气,把他们叫在一起,一言不发,只是教兄弟几人个扳一根筷子,看是否能扳断。兄弟几人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父亲又让他们将一捆筷子一起扳断,无一人顺利完成。父亲趁机告诉几兄弟,一根筷子就如一个人,他的力量终归是薄弱的,而只要团结起来,就如成捆的筷子,坚硬如钢。听了父亲的教导,兄弟几人恍然大悟。他们齐心协力,不仅抓获了偷瓜贼,还找到了被偷走的西瓜。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正是团结的道理,歌里不是唱到“团结就是力量”吗?如果没有全民族的团结一致,哪里有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只要多为他人想一想,我想今天教室里的那一幕应该之会出现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而不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拉封丹说过,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艾思奇也曾说过,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希望教室里的这件小事,能够重新洗刷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希望每个人能够永远记住:“只有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团结力量大,一把筷子掰不断,一起努力,一起前进,才更能走向彼岸。

相关作文: 雨天吃饺子暑假第一天吃火锅作文100字照镜子记演讲比赛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雨雪中漫步甜爱路洗碗记有趣的小队活动

标签:教室故事团结力量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