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庄子成语故事—寿陵失步

庄子成语故事—寿陵失步

《庄子·秋水》

【原文】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故事】

“邯郸学步”这句脍炙人口的成语,源出于《庄子·秋水》。书中写道:辩士公孙龙,向庄子的门徒魏公子牟,请教学习庄子哲学的方法。公子牟先是用"井底之蛙"为喻,大大嘲笑了公孙龙一通,说他学识浅薄;最后又讲了个故事,以拒绝公孙龙的请求。

故事大意说: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好看。北方燕国寿陵地方,有个少年,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地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的走路姿势。他成天呆在大街上, 观看人家怎么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又摹仿着做,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费了很大劲,学来学去,总地不象。这个少年心里想,也许自己多年习惯了原来的走法, 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索性丢掉了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从此,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想要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同时又要留意每上步的距离,....把他弄得手足无措。他一连学了几个月,越学越差劲,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反而把自己原先的步法也忘掉了。最后他的钱花光了,不得不返回寿陵。可是他已经忘记怎样走路了,没办法,只好狼狈地爬了回去。

后来,人们从这个寓言故事概括出"邯郸学步"这句成语,用来比喻盲目摹仿别人的长处不成,反而丧失自己固有技能的人或事。这个成语也写作了"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名句。现在邯郸市区并关,有座跨沁河两岸的拱券石桥, 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成,人称"学步桥",就是根据这个典故命名的。

【寓意】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才如命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