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

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

简介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初中常考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郑重其事

解释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例子

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辗转反侧

解释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例子

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真心诚意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子

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众目睽睽

解释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出处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例子

众目睽睽之下,拿他调到一边咬耳朵,人家心里会怎么想?(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沾沾自喜

解释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例子

然而象他那样的人,决不至于让某一件事的胜利弄得沾沾自喜,就此满足。(茅盾《子夜》五)

张皇失措

解释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例子

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置之死地

解释

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出处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5回:“张说要把全虚置之死地。”

在劫难逃

解释

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例子

“在劫难逃”,于是形成了绝对的敌对。(毛泽东《论持久战》)

之乎者也

解释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出处

宋·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例子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众说纷纭

解释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例子

对于众说纷纭的科学问题,应该采取慎重态度。

字里行间

解释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例子

老弟上的条陈,第一要不拘成格,字里行间,略带些古文气息,方能中肯。(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二回)

自欺欺人

解释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

《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例子

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鲁迅《两地书·二九》)

自以为是

解释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例子

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知人之明

解释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例子

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自出心裁

解释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例子

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心裁。”

至亲骨肉

解释

关系最近的亲人。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除是至亲骨肉,缓和疼痛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例子

他吝啬得连至亲骨肉都不多给一个钱,何况是外人。

周而复始

解释

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出处

《汉书·礼乐志》:“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例子

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解释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出处

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例子

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正人君子

解释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

《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例子

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转弯抹角

解释

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前。”

例子

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转弯抹角。

总而言之

解释

总的说起来。

出处

《容斋随笔·卷六·洗儿金钱》:“若总而言之,殆不可胜算。”

例子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千结束。(《毛泽东选集·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

重男轻女

解释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例子

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曲波《林海雪原》二十)

中流砥柱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子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孜孜不倦

解释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子

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政通人和

解释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例子

及擢守严陵,政通人和,始从事于梨枣。★清·鲍廷博《青本刻纪事》

陟罚臧否

解释

赏罚褒贬。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例子

郡邑守令仰望风采,陟罚臧否,在其一言。★章炳麟《革命道德论》

珠光宝气

解释

珠、宝:指首饰;光、气:形容闪耀着光彩。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出处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例子

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就象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

主一无适

解释

专一,无杂念。

出处

《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自然而然

解释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出处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例子

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做好做歹

解释

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陆秉义见刘二打得凶,和谢胖子做好做歹,反他劝的去了。”

例子

叔齐只得接了瓦罐,做好做歹的硬劝伯夷喝了一口半。★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左右为难

解释

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出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例子

千思万想,左右为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自作主张

解释

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例子

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自作主张。★清·李宝嘉《活地狱》第八回

言不及义

解释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

《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例子

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哑口无言

解释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例子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怏怏不乐

解释

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出处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例子

种怏怏不乐,然犹未深信其言,叹曰:“少伯何虑之过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一帆风顺

解释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处

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子

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咬文嚼字

解释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例子

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一分为二

解释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出处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1章:“在孙玉厚的主持下,这个多年的大家庭就一分为二了。”

夜深人静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例子

虽然已经是夜深人静,但爸爸仍在伏案攻读。

引经据典

解释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

《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例子

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一视同仁

解释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例子

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朱自清《回来杂记》)

一息尚存

解释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出处

《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例子

我下定决心,象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一息尚存,努力不懈!(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一心一意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子

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眼花缭乱

解释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例子

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一纸空文

解释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例子

活佛喇嘛毫无见识,一任外人播弄,徒凭袁总统一纸空文,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夜阑人静

解释

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出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这早晚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

例子

就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我军侦察连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入了敌占区。

一技之长

解释

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出处

清·郑燮《郑板桥集·家书·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例子

风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长者,前来进谒,莫不优礼以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四回)

一鼓作气

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子

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一气呵成

解释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例子

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

勇往直前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子

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一事无成

解释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例子

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一箭之地

解释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例子

他的射击技术,只能达到一箭之地。

一尘不染

解释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例子

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

腰缠万贯

解释

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比喻钱财极多。

出处

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例子

如今他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哪里还记得我们这帮穷哥儿们?

犹豫不决

解释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例子

在决定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他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亦复如是

解释

复:又,再。也是这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例子

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

忧心忡忡

解释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出处

《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例子

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吗?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因小失大

解释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例子

他因小失大,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晕头转向

解释

晕:头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例子

我的话总是让人难堪,晕头转向。

与世隔绝

解释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例子

这个山区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

一碧万顷

解释

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例子

时候已经将近中秋,晴空是一碧万顷。★成仿吾《牧夫》

言谈举止

解释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

清·黄宗羲《陈母沈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例子

她又长得好看,身子单薄,言谈举止非常斯文。★刘绍棠《蒲柳人家》

言行相顾

解释

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出处

《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例子

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

养精蓄锐

解释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例子

他们个个像跑道上的选手,养精蓄锐,伸足擦腿,准备显身手。★叶圣陶《四三集·得失》

洋洋得意

解释

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出处

《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例子

一席话说得夏作人洋洋得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咬紧牙关

解释

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例子

他咬紧牙关,忍受剐心似的痛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杳无消息

解释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例子

我四处打听,也杳无消息。★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一般无二

解释

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纵是一根藤上结的,也有个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却怎么一般无二?”

例子

跷蹊!跷蹊!他的铃儿怎么与我的铃儿就一般无二!★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以此类推

解释

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他事物的道理。

出处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宣和间,宗室围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例子

先生不信,拣几个岛名试试他,果然记得,那真没法难他了。以此类推,可见浅近的物理学,生理学等类,他都晓得。★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五回

一家老小

解释

指全家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例子

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给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一年之计在于春

解释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出处

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例子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31章:“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作安排迎春耕。”

一丝一毫

解释

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例子

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一无所获

解释

一无全无。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一泻万里

解释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出处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