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成语故事:巾帼英雄

成语故事:巾帼英雄

巾帼:女性用的`头巾与头饰。这则成语用来称赞勇敢的女子。泛指女性英雄。

【用法】

初时是贬义,说男子汉还不如个妇女,渐渐演为褒义。可用来赞扬有头脑、有本领的女性。与“女中豪杰”近义。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唐代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卷一):“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成语故事】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蜀军多次挑战,屡次辱骂,司马懿都不肯出战。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而发动强攻,北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钗、环、及脂粉等),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然不敢前来应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男子汉、大英雄;如果不敢出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再用脂粉化妆,证明他这个所谓的英雄只是个一般妇女!司马懿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所以后世说司马懿不怕被人称为巾帼,不失其英雄本色。 司马懿篡权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初为曹操主簿,善于谋略,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任。曹丕死,遗命司马懿辅政太子。司马懿善用兵,屡次率兵抗击蜀军北伐,致使诸葛亮始终未能取胜。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又以太尉奉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欲夺其权,司马懿机警应变,诛杀曹爽,史称“高平陵事件”。嘉平元年任丞相,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独专朝政。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

标签: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敢旁骛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劳而获  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