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东山再起”的故事

“东山再起”的故事

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谢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

东山再起的典故就从这里诞生了,这个四字成语就是从高菘说的这句话中总结出来的。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带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运筹帷幄,以弟谢石为大都督,侄谢玄为前先锋,子谢琰为大将,率兵八万,破前秦八十万大军于淝水,使东晋政权转危为安。此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接过谢玄派人送来的捷报,平静地看完后,未说什么话,缓缓地转向棋盘,与客人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了,问战场上胜负如何?谢安答:“孩子们已把敌人杀得大败。”说话时神色沉静,举止与平日一样从容。

——《晋书·谢安传》

【求解驿站】这个成语原用来比喻辞官隐退后再度任职。而现在多用来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或者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情况。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为谢安久居东山(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活学活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刘翔因伤退赛后透露心迹:我一定会~。

【妙语点拨】谢安才华横溢、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足以让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徒汗颜,也足以让那些为了一官半职,就将人格尊严弃之不顾,低三下气地吮痈舐痔者汗颜。再有,四十岁东山再起的谢安,在关系东晋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战事宜上,运筹帷幄,以少胜多,使东晋政权转危为安,却淡然自若,足以使那些遇到芝麻小事便咋咋呼呼、翻江倒海的“精英们”汗颜!古为今用,重读谢安、学习谢安,无论是对育人励志,还是对鞭挞当前趋炎附势、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的流弊,都是大有益处的。

【近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反义】一蹶不振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辞劳苦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