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谈侃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契丹犯澶渊,急书日至,一夕凡五至,莱公不发封,谈笑自如。”
是日席上,唯裴玄与生举觞连饮,谈笑自如,郑心如酒量虽宽,反觉蹴躇不安,而有惭色。★《合浦珠》第四回
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
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连知识也说不上,哪里还有资格谈古论今。★巴金《谈我的散文》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很有风趣。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1章:“韩燕来觉着山地里春天不但来得早,而且饶有风趣。”
他谈吐幽默,饶有风趣。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形容很会讲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能说会道。(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比喻能说会道。
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有莺其羽’四字,妙语解颐,太太真个聪明。”
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这姑娘伶牙俐齿,谁也说不过她。
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想才郎丰鉴,貌堂堂阔论高谈。★元·曾瑞《醉花阴·怀离》
比喻谈吐文雅。
《云仙杂记》卷五:“张祜苦吟,妻奴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分,我就一步升天,点了买办差,就过的日子了。”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回:“就中单表一个惯做媒的唤做刘婆,为人口角春风,便是《水浒传》中那个王婆还恐比他不上。”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郑振铎《桂公塘·三》)
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陈宫保倒着实和秋谷谈了一回,见秋谷口如悬河的滔滔不绝,不由得心中暗暗称奇。★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六八回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从无心闲话里谈到十三妹,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威否。”
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同街谈巷议”。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倚仗着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四五里,直抵五峰南,则乱峰尖叠,什伯为伍,横变侧移,殆更仆难数。(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宋·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面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这讨厌的东西,我倒想把他剪掉。”淑英不加思索地答道。★巴金《春》二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这可见韵高的辩才无碍,说得顽石点头了。(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三回)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晋书·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他学习成绩优秀,每次回答老师的提问都是应对如流。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
言来语去闲谈笑,二更鼓罢又三更。★《天雨花》第二六回
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宋王暐《道山清话》:“韩持国为人凝严方重,每兄弟聚话,玉汝、子华议论风生,持国未尝有一言。”
伊和女伴商量装饰,议论风生,足以使大家心折。★叶圣陶《一个朋友》
对答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语敏捷流利。
《晋书·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应答如流,理明词畅。”
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北齐书·杜弼传》:“弼幼聪敏……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简试诸生,见而策问,义解闲明,应答如响,大为琛所叹异。”
清·无名氏《后会仙记》:“促膝谈心,应答如响。”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张平《抉择》:“但问题是严阵在他这犹如悬河泻水的言谈中,你根本了解不到有关他的一点儿信息。”
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同悬河泻水”。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细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邹韬奋《我的母亲》)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娓娓:谈话连续不倦的样子。连续谈论,不知疲倦。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或与谈论古今兴废之事,娓娓不倦。”
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翁日就谈乡前辈事,娓娓不倦。”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八回:“虽然不至于通部滚瓜烂熟,大约一部之中,至少亦有一半看熟在肚里,不然怎么能够脱口而出呢?”
大作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动物的成语及解释、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