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描写大自然景物的词语

描写大自然景物的词语

简介

大自然是神秘的,它无奇不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大自然景物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名胜古迹

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例子

中国的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参观。

霞蔚云蒸

解释

比喻景物绚烂缛丽。

一泻千里

解释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出处

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例子

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明·王世贞《文评》)

秋高气爽

解释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例子

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天寒地冻

解释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例子

华北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不怕天寒地冻,个个精神抖擞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如花似锦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牌价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例子

1. 看到你,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柔情,以致于看一切都如花似锦.

歌莺舞燕

解释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例子

明眸皓齿,歌莺舞燕,各逞温柔,人俊惜风流。(元·曾瑞《青杏子·骋怀》)

繁花似锦

解释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处

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例子

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

明月清风

解释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

《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例子

歌楼舞厅的豪华享受更使我向往明月清风的生活

万紫千红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

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例子

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

山清水秀

解释

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子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浪蝶狂蜂

解释

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俾》:“惊起娇莺语燕,打开浪蝶狂蜂。”

例子

《西湖佳话·雷峰怪迹》:“心猿意马驰千里,浪蝶狂蜂闹五更。”

山明水秀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子

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

水木清华

解释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

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例子

近来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园,引三里河的水流进园中,真是水木清华,入其园如置身江南胜地。(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水软山温

解释

形容景色幽雅。

无边风月

解释

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出处

宋·朱熹《六先生画像赞·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例子

元·白挺《西湖赋》:“春雨为观,香月为邻,水竹院落,无边风月,见天下地心以志之。”

粉妆玉砌

解释

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风和日丽

解释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例子

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金黄,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二)

山川米聚

解释

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出处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抜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赏心悦目

解释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例子

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重峦叠嶂

解释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例子

朱自清《瑞士》:“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

红情绿意

解释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

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水木清华

解释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

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例子

近来又在南城外建造一座更大的花园,引三里河的水流进园中,真是水木清华,入其园如置身江南胜地。(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

听风听水

解释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出处

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例子

《霓裳曲》,前世传记论说颇详,不知听风听水为何事也。白乐天有《霓裳歌》甚详,亦无风水之说,第记之,或有遗亡者尔。★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雪中送炭

解释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例子

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碧空如洗

解释

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宋·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例子

其时碧空如洗,有一群大雁鹅正排成人字从高空中飞过。★沈从文《长河·秋(动中有静)》

未能免俗

解释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晋书·阮咸传》:“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例子

倘使揭穿了这谜底,便是所谓“杀风景”,也就是俗人,而且带累了雅人,使他雅不下去,“未能免俗”了。(鲁迅《论俗人应避雅人》)

青山绿水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子

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春色撩人

解释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出处

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例子

在这春色撩人的季节里,孩子们十分欢快

新亭对泣

解释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例子

柳亚子《夜宴双清阁》:“新亭对泣惭名士,稍喜娇雏脸韵酡。”

红装素裹

解释

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春色满园

解释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唐·吕从庆《丰溪存稿·小园》:“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子

梅雨时节的江南,到处春色满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千岩竞秀

解释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例子

万壑争流,千岩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尤香。(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

旖旎风光

解释

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

应接不暇

解释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例子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满园春色

解释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

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子

林语堂《记春园琐事》:“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时候,及天目回来,已是满园春色了。”

寻幽探胜

解释

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千山万水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例子

(1)千山万水并不能隔断真诚的友谊。(2)红军经过了千山万水,最后到达了延安。

人人皆知

解释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例子

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水色山光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例子

既登途,凡道中风晨月夕,水色山光,睹景怀人,只增悲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湖光山色

解释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例子

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风和日丽

解释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例子

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金黄,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二)

蔚为大观

解释

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出处

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成大观。”

例子

乡村风景,甚觉宜人,野外花园,殊有清趣,树木蔚为大观。(鲁迅《两地书》五一)

姹紫嫣红

解释

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例子

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春天的景象。

天开图画

解释

形容自然景色秀美如画

出处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削围屏。”

山光水色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例子

一叶逡巡送客归,山光水色自相依。(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三折)

天高云淡

解释

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春深似海

解释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例子

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欲深似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晴空万里

解释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出处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例子

王朔《我是“狼”》:“那是个假日,又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

落花流水

解释

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出处

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例子

他们打算在初十夜间分兵四路,趁月夜进袭敌营,出其不意,杀他个落花流水。

柳烟花雾

解释

形容春色迷濛的景象。

出处

元·张可久《落梅风·春晚》曲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福地洞天

解释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处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例子

一到南边,果然山明川丽,如登福地洞天。(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草长莺飞

解释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例子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波澜壮阔

解释

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例子

太平天国革命极其波澜壮阔,错综复杂。

分外妖娆

解释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例子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词)

鸟语花香

解释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例子

春天一到,公园里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

眼开眉展

解释

形容极度高兴。

出处

许钦文《鉴湖风景如画》坐在船上摇动着,也可以说‘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爽神悦目。”

崇山峻岭

解释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例子

唐敖一心记挂梦神所说名花,每逢崇山峻岭,必要泊船,上去望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

百花齐放

解释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例子

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金风送爽

解释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

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例子

金风送爽,凉露惊秋。(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

悬崖峭壁

解释

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六回:“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例子

明 施耐庵《水浒传》:“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

名山胜川

解释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出处

《晋书·孙统传》:“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例子

祖国的名山胜川数不胜数

万里无云

解释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例子

万里无云贺六龙,千林不放鸟飞空。地燃石裂江湖沸,不见南来一点风。★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

杀风景

解释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出处

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诗:“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例子

鲁迅《华盖集·导师》:“虽然有些杀风景,就是:自己也未必可靠的。”

滔滔不绝

解释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例子

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引人入胜

解释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例子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秦牧《虾趣》)

一望无际

解释

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例子

蒙古族骑士们像雄鹰一样,翱翔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煮鹤焚琴

解释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例子

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

奇花异草

解释

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例子

命岸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

风光旖旎

解释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出处

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例子

南国的春天风光旖旎,使人陶醉。

大块文章

解释

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例子

眉山苍苍,大块文章,兽纽头,篆鸟迹,中空无物,何止容卿辈数十。(清·黄景仁《砚铭》)

作如是观

解释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出处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例子

鲁迅《而已集 大衍发微》:“只作如是观,虽然太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

百花齐放

解释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例子

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