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老师生气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形容怒视的样子。
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怒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老舍《茶馆》第一幕)
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任大老爷见了,更加怒气冲天。(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三回)
形容愤怒到极点。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火冒三丈,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梁启超《新民说》:“而举国无论为官为士为农为工为商为僧为俗莫不瞋目切齿,攘臂扼腕,风起云涌。”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大家明白小明是代人受过,心中都替他愤愤不平。
形容极为愤怒。
《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他登时怒火冲天,霍地立起身来……一阵猛扫,把四五个敌人都打倒了。★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六章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而对金刚怒目的座山雕和他手下的一大伙土匪,杨子荣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盛怒的样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张学海不等汤阿英说完,就怒气冲冲地质问:‘陶阿毛有啥不同?他不也是工人吗?’★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
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他们俩都是小心眼之人,刚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吵起来,竟达到怒目而视的程度。
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说罢,悻悻然转出来。把邓氏气得七窍生烟,觉得脑中一涌,喉里作动,旋吐出鲜血来。”
听到他不告而别的消息,老李气得七窍生烟,双脚直跳。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宋·岳飞《满江红》词)
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怒目横眉、挺胸凸肚的一群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听了大家的批评,他非但不虚心接受,反而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听到那淫妇口出恶语,宋江气得怒火中烧,提刀上前,一刀结果了她的性命。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1)怒形于色,在商场上是一大忌。(2)做人不要怒形于色,以免吃亏上当。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1)看他这样气急败坏的神情,一定又发生什么事情了。(2)他见别人超过自己,就气急败坏地大骂起来。
齿牙齿。穿咬破。龈牙龈。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满屋里寻了一会,不见个踪迹,急的怒气填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衿,怒目切齿。”
谈到这些,壮族老人和两三个壮族年轻人都怒目切齿。(秦牧《壮族与我》)
眦眼眶。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