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形容严肃的成语

形容严肃的成语

简介

用来形容严肃的成语大家知道哪些,什么样的成语适合形容严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形容严肃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台阁生风

解释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出处

《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号令如山

解释

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出处

《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直言正色

解释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处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例子

直言正色,论不阿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浑浑噩噩

解释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例子

他自己在十六七岁时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茅盾《一个女性》)

正正经经

解释

①严肃而认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出处

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例子

你现在能正正经经地当个新中国的人了,还不该高兴吗?★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

肃然起敬

解释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例子

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威风凛凛

解释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例子

(1)他穿上军服,还真有点威风凛凛的气势。(2)这位平常的日子里威风凛凛的老太爷今天竟像吃了败仗一样垂头丧气。

郑重其事

解释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例子

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正色敢言

解释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出处

《明史·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不苟言笑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

《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例子

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浩气凛然

解释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正言厉色

解释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

《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例子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

郑重其辞

解释

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正襟危坐

解释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例子

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词言义正

解释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撑眉努眼

解释

撑:竖起;努眼:把眼睛张大。双眉飞扬,两眼圆瞪。比喻神情威严,为人专断强横

出处

宋·朱熹《答或人》:“其知之者撑眉努眼,喝骂将去,便谓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词严义正

解释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出处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例子

这真可谓‘词严义正’。所举的群小,也都确定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

正色直言

解释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出处

《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慎重其事

解释

指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口沸目赤

解释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

《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目 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言笑不苟

解释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同“不苟言笑”。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变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言笑不苟。”

例子

又闻美国学童,跬步必肃,言笑不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

侃然正色

解释

刚直严肃的样子。

正容亢色

解释

谓神色严肃。

出处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小心翼翼

解释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例子

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恶言厉色

解释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吊尔郎当

解释

形容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

大义凛然

解释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例子

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正经八百

解释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出处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例子

想想自己这一路上的表现,哪够上一个正经八百儿的大庆人?★李汉平《“吓一跳”的故事》

岸然道貌

解释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子

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清·邹容《革命军》

笑比河清

解释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出处

《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例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老着那副笑比河清的面孔,三句话不合,便反插了两只眼睛叫将起来。”

整襟危坐

解释

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

出处

元·脱脱 《宋史·儒林传六·李道传》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

亦庄亦谐

解释

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出处

茅盾《为恢复刊名作》:“亦庄亦谐潇洒,百花齐放争荣。”

俨乎其然

解释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例子

听起来,那人坐在或站在正对面,俨乎其然地审问他。★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

敛容屏气

解释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处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雷动风行

解释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鸦雀无声

解释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子

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鸦雀无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愀然不乐

解释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出处

《荀子·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例子

大家开怀畅饮,独有卢爷有些愀然不乐之状。★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五十八回

道貌岸然

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子

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凛若冰霜

解释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例子

靳以《群鸦》:“李太太虽然是露着笑容,对方仍然是凛若冰霜的样子。”

整整截截

解释

形容端庄严肃。

出处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入其门,升其堂,整整截截,动有条理。”

行峻言厉

解释

行:行为;峻:严厉。行为和言语都十分严厉

出处

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道貌岸然

解释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子

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壁垒森严

解释

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出处

明 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例子

早已壁垒森严,更加众志成城。(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目不斜视

解释

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例子

在些在走过以后,还要扭头看一看,但改霞目不斜视。★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

义正词严

解释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例子

本大臣、本部堂声罪致讨,义正词严,断断不能再缓矣。★清·林则徐《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

冷若冰霜

解释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例子

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

词严义正

解释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出处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例子

这真可谓‘词严义正’。所举的群小,也都确定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

浩气凛然

解释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苦药利病

解释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出处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一本正经

解释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例子

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正儿巴经

解释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挨风缉缝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