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哪些成语是用来描写山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山的成语及解释,希望大家喜欢!
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北周·庾信《拟连珠》:“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泛称美好山河。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比喻险恶的境地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7回:“慢说是开封府,就是刀山剑林,也是要走走的。”
为了得到她的爱,就是刀山剑林,他也敢去
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寄南征诸将》诗)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明·唐顺之《皇陵行》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俯阈而窥,下临无地。”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拔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爱情是不可羁绊的力量。它会使怯懦者勇敢,愚笨者聪明。使人霎那间产生拔树撼山的力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美或精巧。没有了爱情便没有世界。★苏叔阳《榆棠院的罗曼斯
形容风景优美。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1)奶奶过生日那天,大家举杯说道:“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2)他祝愿自己的老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亲将头领差,登山蓦岭践尘埃。”
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冯夷为虐,海啸山崩,毒龙战野,其目千灯。(清·黄宗羲《大方伯马公救菑颂》)
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宋·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
层峦叠嶂的黄山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包:包容;汇:众水会合。汇聚。比喻包罗万象
明·胡应麟《少皇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山包海汇,各适厥用。”
崩:倒塌。山岳崩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3章:“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
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
摧:毁坏;搅:搅动。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二折:“到来日战鼓连天,喊声振地,猛烈神摧山搅海,连珠炮有似轰雷。”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宋·胡仔《茹溪渔隐丛话前集·西崑体》:“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清·张岱《岱志》:“余入泰山,见磨崖勒字,无一字堪入眼,故余反以无字碑为寒山一片石。”
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黑籍冤魂》第一回
放肆地大吃大喝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转动山海。比喻力量巨大。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爱好山水风光。
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
收购回来的棉花在仓库都堆集如山了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刘伯承《回忆长征》)
层:层次;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叠:重复。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叠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6回:“约行数十里,但见前面层山叠嶂,险恶异常。”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海誓山盟。(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太平天国·刘盛培《建天京于金陵论》:“奠安宇宙,爱资天京之雄;表里山河,永系苞桑之固。”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海誓山盟”。
在龙山上被风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
你听说龙山落帽的事吗?
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白山黑水之间,是我大清发祥地,你们去看看体验一下也好。(唐明浩《曾国藩》第三部第四章)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他被逼得无路可走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从此,革命的烈焰,迅速蔓延开去,不公燃遍了祖国半壁山河,而且转战大江南北约二十年之久。★《前言》
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依靠他的权势就等于冰山难靠
指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抜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毛泽东《团结到底》:“驱除日寇,还我河山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八字:指眉毛。形容眉如春山秀美
《剪灯余话·江庙泥神记》:“春山八字争妍媚,姨姨妹妹皆殊丽。”
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唐·白居易《题歧王旧山池石壁》诗:“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千岩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陈毅《乐安宜黄道中闻捷》诗)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清·赵翼《青山庄歌》:“平津厩库古曾悲,华屋山丘今莫哭。”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则拔山盖世之雄,几乎其为若敖之鬼矣。(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甚么谢安石东山高卧。(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令:命令。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果然现任县太爷一呼百诺,令出如山,只吩咐得一句,便有一个门上,带了好几个衙役,拿着铁链子,把这船上的老板、伙计一齐锁了带上岸去了。”
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敕:诗人之义,君之夫人有委蛇之行,河山之德,然后在尊位,备盛服,从其夫荣,可以为称。★宋·曾巩《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妻郑氏追封楚国夫人》
相关成语专题: 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各自为政-《左传》中的成语故事、中秋成语、神话成语故事--牛郎织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