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关于羊的成语精选

关于羊的成语精选

简介

有关于羊的成语大家能够数出几个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羊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争鸡失羊

解释

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饿虎扑羊

解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

例子

金玉舟《赵匡胤》第一章:“使出饿虎扑羊的招式,飞身向前,直取赵匡胤的要害。”

羊触藩篱

解释

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替罪羊

解释

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出处

张平《抉择》:“你岂不是随时都会做替罪羊?”

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2回:“申明这是你部堂王大人的意思,他只是奉命行事,如今怎好让他去当替罪羊。”

挂羊头卖狗肉

解释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例子

我们的组织决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投机分子所欺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8章

一狐之腋

解释

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

《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例子

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三回)

饿虎逢羊

解释

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解释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羊入虎群

解释

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羊肠九曲

解释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卖狗悬羊

解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饿虎见羊

解释

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昌歜羊枣

解释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出处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驱羊战狼

解释

比喻以弱击强。

鸟道羊肠

解释

狭险典折的山路。

羊肠鸟道

解释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子

千崖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陈毅《乐安宜黄道中闻捷》)

驱羊攻虎

解释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如狼牧羊

解释

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羊质虎皮

解释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

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例子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饿虎擒羊

解释

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例子

他做出一个饿虎擒羊的动作让大家哄堂大笑。

虎入羊群

解释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

例子

海盗攀上了客轮,犹如虎入羊群,杀烧抢掠,无恶不作。

羊续悬鱼

解释

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亡羊得牛

解释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羊落虎口

解释

比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出处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羊肠小道

解释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出处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例子

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岔路甚多,甚难分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问羊知马

解释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处

《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例子

南朝·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问羊知马,钩距兼设。”

肉袒牵羊

解释

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例子

行至逵路,郑襄公肉袒牵羊,以迎楚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

饿虎攒羊

解释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出处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牛羊勿践

解释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出处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例子

况于有德有造,成人之材,牛羊勿践,遂物之性,可望其仿佛乎?★宋·曾巩《拟代廷试进士策问二》

顺手牵羊

解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出处

《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

例子

据说座山雕的部下有个顺手牵羊的老方子,一撮毛可能是想施展这个伎俩。(曲波《林海雪原》十二)

虎荡羊群

解释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亡羊补牢

解释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例子

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挂羊头卖狗肉

解释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例子

我们的组织决不能叫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反动分子、投机分子所欺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8章

羊羔美酒

解释

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出处

宋·无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例子

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多歧亡羊

解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例子

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羊狠狼贪

解释

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例子

张平《抉择》:“才借着这棵大树的阴凉,恣行无忌、为所欲为、狐假虎威、羊狠狼贪?”

亡羊之叹

解释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羝羊触藩

解释

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例子

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进退两难

解释

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

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例子

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牵羊担酒

解释

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

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例子

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士献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

臧谷亡羊

解释

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出处

《庄子·骈拇》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告朔饩羊

解释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出处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忾羊。”

例子

不过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告朔饩羊,名存实亡了。(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歧路亡羊

解释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例子

(1)对年轻的人如不循循善诱,就有歧路亡羊的危险。(2)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他担心自己会陷入歧路亡羊的局面。

爱礼存羊

解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出处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例子

本朝监学之法,虽参以天下之士,而于国子加厚矣。盖爱礼存羊,以有待也。(宋·陈亮《国子》)

以羊易牛

解释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例子

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素丝羔羊

解释

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出处

《诗·周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例子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宋汉传》:“及其在殡,以全素丝羔羊之挈焉。”

羚羊挂角

解释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才是入于化境了。”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广为人知的经典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开天辟地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