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位置:查成语 >

描写山和水的成语

描写山和水的成语

简介

大自然中无处不见山和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山和水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奇山异水

解释

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

出处

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

例子

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一半虽则也是奇山异水很多的日本地势使然,但一大半却也可以说是他们那些岛国民族的天性。”

水色山光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例子

既登途,凡道中风晨月夕,水色山光,睹景怀人,只增悲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铸山煮海

解释

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出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例子

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宋·苏轼《表忠观碑》)

童山濯濯

解释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例子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5章:“但是常德到桃源的路上,依然满眼童山濯濯,一直没人移裁。”

拔地摇山

解释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出处

《英烈传》第四十九回:“乌龙镇上驻不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江山如画

解释

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出处

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例子

苍天无语,江山如画,一片残阳西挂。(梁启超《劫灰梦传奇·独啸》)

翻山越水

解释

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例子

我们一路翻山越水,饱经风雨

高山流水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子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登山临水

解释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出处

战国·楚·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例子

王朔《空中小姐》:“我到处登山临水,不停地往南走。”

火海刀山

解释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出处

京剧《智取威虎山》:“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冲上前。”

例子

火海刀山无所惧,艰难困苦炼英雄。

青山绿水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子

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大江东去

解释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例子

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早被我们伟大的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巨掌击退,如大江东去,永不复返了。”

峰回路转

解释

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出处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例子

叶圣陶《从西安到兰州》:“我们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江船里一样,峰回路转,景象刻刻变换,让你目不暇接。”

万水千山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例子

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唐·贾岛《送耿处士》诗)

稳如泰山

解释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例子

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山童石烂

解释

指山无草木,石头腐烂。比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穷山僻壤

解释

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

宋·朱熹《条奏经界状·贴黄》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其产不甚重,与穷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此逐乡产钱租额,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

秀水明山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子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深山穷谷

解释

与山外距离远、人迹罕至的山岭、山谷。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

例子

一直走到深山穷谷之中,绝无人烟之地,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去了。★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投山窜海

解释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水光山色

解释

泛指山水景色。

举世闻名

解释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例子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举世闻名。(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山光水色

解释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例子

一叶逡巡送客归,山光水色自相依。(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三折)

拔山盖世

解释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子

则拔山盖世之雄,几乎其为若敖之鬼矣。(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

登山涉水

解释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例子

我因归正释门,秉诚僧教,这一向登山涉水,把我那幼时的朋友也都疏失,未及拜访,少识尊颜。★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河清海竭

解释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出处

《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擅壑专丘

解释

指放情山水。

临水登山

解释

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山公倒载

解释

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名山大川

解释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出处

《尚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例子

虽然那子胥多有本事,凭着俺这名山大川,长江险阻,那伍子胥怎便容易到的俺国来。(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逢山开道

解释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叠桥”连用。

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例子

我今日同你两个来这杏花庄上呵,倒做了逢山开道。★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

云雨巫山

解释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例子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山崩海啸

解释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山崩地坼

解释

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出处

《宋书·五行志》:“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

例子

忽听得说潮来了。道犹未绝,耳边如山崩地坼之声,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警世通言·乐小舍拚生觅偶》

一丘一壑

解释

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出处

《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例子

兄以一丘一壑过之,且筑圹于侧,与山缔生死盟。(明·徐宏祖《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序》)

白山黑水

解释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

《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例子

白山黑水之间,是我大清发祥地,你们去看看体验一下也好。(唐明浩《曾国藩》第三部第四章)

水满金山

解释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同水漫金山”。

翻山涉水

解释

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出处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可是这会,红军就要和我们分手了,他们要翻山涉水地远征了……”

千山万水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例子

(1)千山万水并不能隔断真诚的友谊。(2)红军经过了千山万水,最后到达了延安。

山重水复

解释

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经丘寻壑

解释

指游览山水。

出处

宋朝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游览自娱,曰得经丘寻壑之乐。”

相关成语专题: 常见的四字成语故事汇集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描写环境恶劣的成语实用的成语故事作文汇编8篇儿童成语故事:刮目相待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初中生经常考的成语大全有趣的成语故事汇集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集锦6篇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

标签: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白白朱朱  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