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ìjíjìyī【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举例造句】: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m...
长(zhàng),多余,剩余。王恭从会稽郡回到京城,族叔王大来看望他。看见他坐了一领六尺长的竹席,王大就对王恭说:“你从东面回来,所以肯定有不少这东西,拿一领给我吧。”王恭没有说话。王大走以后,王恭就拿自己所坐的那领竹席送给了王大。因为自己已经没有多余的`竹席,他只好就坐在草垫子上。后来王大听到这件事,非常惊奇,说:“我原来以为你多,所以才向你要的...
【拼音】:liǎngxiùqīngfēng【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举例造句】: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成语故事】:明代的地方官进京见皇帝时,要送礼物给皇帝及权贵,以...
【拼音】:jiǎotùsānkū【解释】: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举例造句】:见柴曰:“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拼音代码】:jtsk【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拼音】:jīnyùqíwài,bàixùqízhōng【解释】: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出处】: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拼音】:ruǎnnángxiūsè【解释】:阮囊:晋代阮孚的钱袋;羞涩:难为情。比喻经济困难。【出处】:宋·阴时夫《韵正群玉·阳韵·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举例造句】:阮囊羞涩,行止两难。★...
【拼音】:sānlìngwǔshēn【解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举例造句】:昨已三令五申,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
【拼音】:shīwèisùcān【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举例造句】:在我们这里既没有“老虎”可打,也没有“苍蝇”可欺,所以简直有“尸位素餐...
【拼音】:nánkēyīmèng【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举例造句】: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元·郑廷玉《金凤钗》楔子�【拼音代码】:nkym【近义词】:黄粱美梦【反义词】:梦想成真【歇后语】:淳于棼大槐享富贵【灯谜】:槐树梦【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虚幻的梦境【英文...
【拼音】:luòyángzhǐguì【解释】: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举例造句】: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历史成语故事:分庭抗礼篇1【成语】:分庭抗礼【拼音】:fēntíngkànglǐ【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举例造句】: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成语故事】:有一天,孔了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
【拼音】:bānménnòngfǔ【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举例造句】: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
【拼音】:báitóurúxīn【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r...
【拼音】:cǎojiānrénmìng【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举例造句】:像某人这样的官,真正是草菅人命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近义词】:滥杀无辜、生杀予夺、杀人如麻【反义词】:为民请命、为民除害【用法】...
【成语故事】: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
【拼音】:bùhánérlì【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举例造句】: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不寒而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成语故事】:汉朝汉武帝时候,有一个出名的酷吏,名叫义纵,他为人十分凶恶残暴。义纵当定襄太守时,为了镇压黎民百姓,他一上任就来了个下马威,他...
【拼音】:yèlángzìdà【解释】: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举例造句】: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拼音】:jīnkǒumùshé【解释】: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成语故事】:夜久月高风铎响在铜钟的家族中有一种称为“铎”的。它的式样象钟,但个头很小,上有孔,装上木柄,可以执在手中。铎里装有铎舌,摇动时铎舌撞击铎壁而发出清脆的声音。有以铜为舌的,称为“金铎”;有以木为舌的,称为“木铎”。按今天的叫法,它是一种大铃铛。铎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于军中发令。...
【拼音】:shǒubùshìjuàn【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举例造句】: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晫《今世说·德行》ʏ...
【拼音】:gèzìwéizhèng【解释】: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