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词人的词中,临安元宵节是常写的题材之一。但因词人的出发点不同,所表达的意象也不尽一样。或粉饰太平。或无病呻吟。但汪元量此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
推荐古诗:
隔浦莲、
孤雁、
别董大、
柳、
采莲曲、
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
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推荐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