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五首·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查看全部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梧桐影(明月斜)、
秋登兰山寄张五、
早朝、
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减字木兰花(漫天皆白)、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
推荐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