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和“山中”是理解这首小诗的关键。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
诗仅四句,描写的场景也不大,但却真实、贴切地把夏日的山中和山中的夏日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全诗写出了作者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推荐古诗:
夜下征虏亭、
赠李白、
捣练子令(深院静)、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书扇示门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满江红(试问琵琶)、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推荐诗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黯然无色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