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译文及注释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查看全部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查看全部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鉴赏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古风(燕昭延郭隗)、
建昌江、
(七言绝句)沈下贤、
题扬州禅智寺、
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山中、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推荐诗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