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史记》一书的人民性。当然,作者对那些被视为“朱家之羞”的“盗跖居民间者”式的豪侠却加以否定和鞭挞。同时作者借儒形侠,又写公孙弘等的诛侠之举,委婉地表现了作者对此类儒者的愤激之情,“真极用意文字”(姚苧田《史记精华錄》),难怪正统的封建史学家班固称此文是“退处士而进*雄”(《汉书·游侠传》)。这又从另一角度显示了此文的进步性。
此文不但善于叙事,且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咨嗟慷慨,感叹宛转”(《史记评林》引董份语),处处倾泻“愤激”“不平之气”(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且层层回环,步步转折,曲尽其妙,真“百代之绝”(董份语)。
文章结构严谨有序,前有叙论,为一篇之纲,后分叙诸侠之事,为叙论作注脚,“太史公曰”总一篇之旨,明作者之情,前后辉映,“篇章之妙,此又一奇也”(吴见思《史记论文》)。
推荐古诗:
塞上曲(大汉无中策)、
沙丘城下寄杜甫、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赠卫八处士、
恨别、
过勤政楼、
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推荐诗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