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朝代: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查看全部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查看全部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查看全部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燕子来舟中作、九日齐山登高、喜迁莺(晓月堕)、永遇乐(落日熔金)、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七古(独坐池塘如虎踞)、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推荐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