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此诗是作者送王时敏到京师时写的赠别诗。王时敏,不详。⑵祖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因称设宴送行为“祖饯”,即饯行。河:指黄河。⑶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⑷河畔草:《嘉靖宁夏新志》作“河畔柳”。⑸嘉麦:生长得特别好的麦子。墟:土丘。⑹子: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京国:京都。⑺结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车。通衢:四通八达之道。⑻冠盖:指仕宦的官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欻:忽然的意思。⑼连璧:两璧并连,常以喻并美的事物或人。粲:鲜艳。琼裾:裾,似应作“琚”,琼琚,华美的佩玉。⑽抡材:选择木材。后借指选拔人才。射策:汉代取士有对策、射策之制。射策由主试者出试题,写在简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取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射,投射之意。⑾陈纲:陈述治国方略(此解释不一定正确,求证博友)。晏如:安然。⑿凫舄令: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凫,野鸭。旧因用为地方官故实。⒀居诸:《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居、诸,本是语助词,后借指光阴。⒁葵藿:葵和豆的花叶倾向太阳,故古人每用为下对上表示忠诚渴慕之辞。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⒂努躬:意谓努力亲身去做。令德:美德。⒃世泽:祖先的恩惠。乡闾:即乡里。⒄言睇:一边说话,一边斜视,流盼。贺兰巅:贺兰山山顶。⒅“击筑”句:用典。战国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秦王,送之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涕泣。后用为慷慨悲歌之意。筑,古乐器,似筝,击之以和歌。⒆踟蹰:徘徊不进。
推荐古诗:
登观音台望城、
夜雨寄北、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梦(很多的梦)、
希望(我从山中来)、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