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诗)。此诗是作者送王时敏到京师时写的赠别诗。王时敏,不详。⑵祖饯: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因称设宴送行为“祖饯”,即饯行。河:指黄河。⑶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⑷河畔草:《嘉靖宁夏新志》作“河畔柳”。⑸嘉麦:生长得特别好的麦子。墟:土丘。⑹子:古代对男子的通称,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京国:京都。⑺结驷:用四匹马并辔驾一车。通衢:四通八达之道。⑻冠盖:指仕宦的官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欻:忽然的意思。⑼连璧:两璧并连,常以喻并美的事物或人。粲:鲜艳。琼裾:裾,似应作“琚”,琼琚,华美的佩玉。⑽抡材:选择木材。后借指选拔人才。射策:汉代取士有对策、射策之制。射策由主试者出试题,写在简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取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射,投射之意。⑾陈纲:陈述治国方略(此解释不一定正确,求证博友)。晏如:安然。⑿凫舄令:传说东汉时叶县令王乔尝化两舄(鞋子)为双凫,乘之至京师。凫,野鸭。旧因用为地方官故实。⒀居诸:《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居、诸,本是语助词,后借指光阴。⒁葵藿:葵和豆的花叶倾向太阳,故古人每用为下对上表示忠诚渴慕之辞。藿,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⒂努躬:意谓努力亲身去做。令德:美德。⒃世泽:祖先的恩惠。乡闾:即乡里。⒄言睇:一边说话,一边斜视,流盼。贺兰巅:贺兰山山顶。⒅“击筑”句:用典。战国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秦王,送之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涕泣。后用为慷慨悲歌之意。筑,古乐器,似筝,击之以和歌。⒆踟蹰:徘徊不进。
推荐古诗:
废琴、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重别梦得、
晚泊浔阳望庐山、
西宫春怨、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
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
晨起偶题(城远不闻长短更)、
示儿(父子扶携反故乡)
推荐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般奉承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