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与敌人交战于江河湖泊之上,一定要备有舰船,并且必须占据上风头和上游处。因为,居于上风头,可以借助顺风之势,用火烧毁敌船;居于上游处,可以乘着水流之势,用战船冲击敌船。这样,就能战无不胜。诚如兵法所说:“要与敌人水上交战,就不要逆流迎敌。”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率军攻打楚国,(双方相持于夹江处的长岸)。楚国令尹阳匄占卜战争胜败,结果显现不吉利之兆。但司马子鱼却说:“我们地处上游,为什么说不吉利?”于是,挥军乘流冲击吴军,结果大败吴军,(并缴获一艘名为“馀皇”的大船)。
推荐古诗:
阳春歌、
曲江二首、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重别梦得、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南吕]金字经·怨战、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我在河东时)
推荐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山无陵,江水为竭、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