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翻译及注释

翻译及注释

查看全诗

其一译文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其二译文太平的盛世百年难见,欢乐的聚会不可常逢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人生之寿命短如晨霜愿我的好友诸事顺利,平安抵达邺城的北方亲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设宴饯行在名都洛阳难道是酒宴不够丰盛?是宾客觥酬不够欢畅情谊越深则离别越苦,怎能不使我心愧难当?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长,离别时匆匆会面更难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鸟,与你们展翅一同飞翔

其一注释①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阪(bǎn),同“坂”,山坡。②宫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③顿:塌坏。擗(pǐ“匹”音):分裂。④参天,上高至天。荆棘参天,形容十分荒凉。⑤耆(qí):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⑥畴:田亩。田:动词,耕种。⑦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其二注释① 清时:太平之时,黄河变清,叫清时。 ②嘉会:欢会。③终极:穷尽。④嬿婉:欢乐。⑤我友:指应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⑥亲昵:朋友。河阳:孟津渡,在河南省孟县南。⑦中馈:酒食。这句说:难道是预备的酒食不够吗?是因为在此离别之际,饮一千杯酒都还觉得不够罢了。⑧爱至句:犹言朋友之间情谊越深,离别时的悲苦就越深。⑨别促句:离别的时间过得很快,再见面却遥遥无期。⑩翮(hé):鸟翎的茎,代指鸟的翅膀。施翮:展翅。

推荐古诗: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咏史咏柳喜迁莺(晓月堕)秋夕贫居述怀塞下曲行宫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

推荐诗句: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