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杜甫于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推荐古诗:
寄令狐郎中、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送张五归山、
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忆秦娥(西风烈)、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谢池春(壮岁从戎)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