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杜甫于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时所作。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推荐古诗:
后宫词、
宫妓、
为有、
忆梅、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游子吟、
次北固山下、
汉江临眺、
点绛唇(寂寞深闺)、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推荐诗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熬肠刮肚 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不足为凭 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 百折不屈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